甘肃农业大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类别 | 专业名称 |
---|---|
经济学 | 经济学 金融学 |
法学 | 法学 社会工作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秘书学 英语 |
理学 | 应用化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 生物技术 生态学 应用统计学 |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材料化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测绘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业水利工程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风景园林 生物工程 |
农学 | 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植物科学与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动物科学 动物医学 动物药学 林学 园林 森林保护 水产养殖学 草业科学 |
医学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
农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大学甘肃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甘肃农业大学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傍依美丽的母亲河,地处规划中的兰州市新城区中心,校园风景优美,是兰州市园林单位。学校是农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大学、甘肃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1946年10月1日创建于兰州,时名国立兽医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兽医专业高等教育院校。195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农学等学科专业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校园占地87.98公顷,建筑面积47.2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场、站占地159.5公顷。拥有各类图书资料310多万册。校园网信息节点6000多个。建校67年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格局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术水平不断上升,现设有16个学院(教学部),51个本科专业,拥有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得省内首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兽医博士);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个。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58人,专任教师98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294人,讲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4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1人,农业部产业体系专家10人; “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一、二层次人选2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学校现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各类在校学生近3万,67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9万余人,涌现了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长江学者王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陈化兰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十一五”以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16项,有179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74项,申请专利178项,授权72项;出版专著153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31篇,其中,在SCI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8篇。目前,全校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461项,总经费达2.05亿元。在生物技术、草业科学、动植物育种、节水农业、农产品加工、旱作农业、动物疫病防治、动物胚胎工程、设施农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与美方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有“中—美1+2+1”、“中—新2+2”、“中—澳3+1”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国际化水平正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