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本质

2024-06-30 22:25:55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本质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如果追寻人的本质,趋利必须被置于人本之首。即逐利为人之根本,然而正是逐利这个根本,能够让智者看透世间之利,竟能由此生出高风亮节来。

正如东晋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们可以说陶渊明不爱米,却不能说陶渊明不需要米,无米人就只有白骨可以剩下。利就是此般"毫无道理"。

一般来说"不为五斗米折腰”都有其特定的情境。其一是大家同在一个体制内或与体制有互利关系,想让你交米的人一般了解这种关系。其二总有一定膏脂可被刮出来。无膏脂也来刮,是在逼人拼命。刮人者除非定要置对方于死地,不会这么傻干,否则刮不出几文油脂,还可能让自己也难有福享了。其三是社会让体制内呆不下去或再也沾不上边的人,总可以换一种活法,总之不至于不活,也就无需拼命。

这样看,一回归到人的本质,大多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并非在为高尚而活,往往是气性使然。因为可以换个少收获的活法,却也不必耐受人的搜刮,不必过的屈辱。只有少数一一面对死神亦不屈的人,必是看透了人类逐利的本质,完全明了人类在利的争斗中社会将得到怎样构建(正义从利而生),并将推动其实现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活的才是高尚气节!

现代社会依然能够使:逼迫他人"为五斗米折腰"者上位,是极度悲哀。无制度的庇护,此不可存在。在人类高度文明、物质高度丰富、认知高度深化的今天,此等人依然可支配于社会,还要鼓动人们`勿为五斗米折腰",也是低劣事物的极端了。时代当鼓动人们过好自己的生活,不为低劣者羁绊,社会变革当让低劣者自我享受生活低劣!

从本质上说,典故是隐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一种历史化隐喻。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派人去叫县令陶渊明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被一个手下拦住,手下说:“参见这位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他会在郡太守面前说你坏话的。”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意思是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说罢,他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困,特别是一场大火把他的全部家当烧毁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63岁时,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普通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亦常常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政坛中少了一位官员,却让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后来,人们也常把那些在生活中,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的行为,说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点拨:

自古以来,多数文人有傲气,或有骨气,而陶渊明则是兼有傲气和骨气的文人。他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津津乐道,视为中国文人不事权贵的典范。然而,我们稍加分析,即可得知,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非不愿向权贵折腰,只是不愿意向他所瞧不起的“乡里小儿”折腰罢了。

2024-06-30 22:25:55
赞 6897踩 0

全部回答(2)

陶渊明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也正是因此,他才能写出独有的文风,并创作出了传诵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气节,一种品格,被视为中国文人不事权贵的典范。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的蝇头小利或者大笔的不义之财都不值得出卖人格。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去阿谀奉承那些有权势的人,为官清廉才能受民众的爱戴。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或富贵或清贫,都由自己主。

2024-06-30 22:25:55
赞 2756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