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呼姐姐,可直接称姐姐,也可称姊或女兄。
1、姊 [zǐ]
最早见于甲骨文或金文,可以组词为姊妹,意为姐姐和妹妹,也可以是同辈女朋友亲热的称呼;古时的书面用语,对女士的尊称。
例:先秦《诗经·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白话译文:姑娘长大要出嫁,远离父母兄弟家。回家问候我诸姑,顺便走访大姊处。
2、女兄 [nǚ xiōng]:释义是姐姐。
例:北宋宋祁、欧阳修等合撰《新唐书·长孙诠传》:“ 诠女兄为韩瑗妻。”
译文:长孙诠的姐姐是韩瑗的妻子。
在古代对姐姐的称呼都包括:家姊、爱姐、长姊、长姐等,姐字是从女从且,且亦声。且本义为“加力”、“加强”,常常是姐姐连起来用,如果女孩先一步男孩出生,那男孩就要叫女孩姐姐。姐姐一词是对大于自己的女性的家庭成员的称呼,姐是由“女”与“且”字组合起来的,表示“加力女”,本义是加力女、女帮手、女助手,引申义是家庭中女性年龄较为接近父兄者。
古人把姐姐尊称为家姊、爱姐、长姊、长姐。书面语一直是“姊”(读zi三声)。
在唐朝包括唐朝以前口语都叫“姊姊”,从唐朝开始“姐”开始出现,到了宋朝“姊”和“姐”都有用的,到了明朝以后则普遍称呼“姐姐”。
古人把姐姐尊称为家姊、爱姐、长姊、长姐。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古人一般都是多子,兄弟之间排序也有明确的讲究。古人为兄弟姐妹排行,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伯、仲、叔、季。男称呼女 为 拙荆、内子、内助、贱内、娘子、贤妻、良妻。
1、“姐”在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母、称姊、称妹、称女。
2、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3、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兄姊”、“妹弟”。
4、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可直接称之为“姊子”“妹子”,还称为“甥男”“甥女”。对于女性还可以称为“从子”“从男”“从女”等。
称呼为姐、姐姐,也称呼为家姊、爱姐、长姊、长姐,或者姊、阿姊、女兄。古代书面语称姐为姊,是对女人的尊称,最早出现于甲骨文或金文中;北宋时也称姐姐为女兄。